普渡大学开发出一种利用大桶光聚合 (VPP) 技术制造微流体设备的新方法

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大桶光聚合 (VPP) 技术制造微流体设备新方法。该正在申请专利的工艺可以制造通道宽度小至 100 微米、深度小至 10 微米的透明设备,大约是人类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

普渡大学开发出一种利用大桶光聚合 (VPP) 技术制造微流体设备的新方法

普渡大学博士后学生单玉洁在华超毛的增材和智能制造实验室中检查 3D 打印物品。毛和他的团队正在改进传统的制造方法和 3D 打印技术,以构建深度小至 10 微米、宽度小至 100 微米的多层微流体装置。(图片来源:普渡大学照片/John O’Malley)

该技术利用液晶显示器 (LCD) 技术和紫外线固化光聚合物,为传统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这种方法无需昂贵的设备和洁净室环境,有可能使微流体设备生产更加方便且更具成本效益。

目前生产微流体装置的方法面临一些限制。传统制造需要多个步骤和专门的设备,而常见的 3D 打印技术(如熔丝制造)则难以制造出小于 500 微米的通道。新的 VPP 方法解决了这些限制,同时保持了高分辨率和透明度。

由普渡大学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毛华超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展示了该技术在单细胞分析应用中的能力。他们创建了能够形成单条癌细胞线的通道,并开发了模拟毛细血管连接的复杂网络。

这项创新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潜力,包括生物医学研究、环境测试、地质学和制造业。这些微流体装置可以分析微升或纳升规模的小物质体积,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诊断测试。

研究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将 3D 打印微流体装置与传统的 2D 微流体相结合。该项目由工程技术学院支持,旨在充分利用 3D 打印和 2D 纳米制造方法的优势。

来源:purdue.ed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