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可塑性电池,其稠度与牙膏相似,可塑成各种形状。该电池由林雪平大学的科学家研发,采用导电塑料和木质素(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可持续副产品)。这项研发解决了以往可拉伸电池的局限性,即随着容量增加,电池会变得更加坚硬。

“现在,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首次证明了容量与刚度无关,”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的合著者艾曼·拉赫马努丁(Aiman Rahmanudin)说道。这种材料的糊状结构使其能够用于3D打印机,从而创建定制的电池形状,并有可能在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和机器人领域实现新的应用。
与现有电池方案相比,新型电池配方具有可持续性优势。“由于电池材料是共轭聚合物和木质素,原材料非常丰富,”领导这项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员Mohsen Mohammadi解释说。该原型电池已展示出良好的耐用性,在5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性能,即使长度被拉伸至两倍也能正常工作。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该技术在实现商业化应用之前仍面临诸多限制。目前的原型电池仅能储存1伏电压,不到标准汽车电池电压的8%。不过,研究人员建议,加入锌或锰等常见金属,可以在保持电池柔韧性的同时提高电压。
该研究强调,“由于流体具有高度可变形的特性,可以实现不受形状因素影响的电池配置,非常适合集成到下一代可穿戴设备中。”这种设计灵活性代表着电池技术在紧凑型设备和传统刚性电池存在局限性的应用方面迈出了显著的一步。
来源:ndtv.com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或删除(微信:18923725282 / 邮箱:454884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