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弗劳恩霍夫 ILT 牵头的国际合作正在开发一种用于采矿设备的新型人工智能激光修复系统。该项目名为 AI-SLAM(用于自适应激光增材制造的人工智能增强过程传感),旨在实现通常会被丢弃和更换的磨损采矿工具的修复过程自动化。

采矿工具(例如挖掘机铲斗齿)极易磨损。超精确的 AI 辅助激光材料沉积可用于在机器上快速且经济高效地进行维修。(图片来源:Fraunhofer ILT)
该系统采用激光材料沉积 (LMD) 技术,通过应用精确的金属涂层来修复受损的采矿设备。在修复过程中,不锈钢在约 1300°C 的温度下熔化,同时碳化钨颗粒沉积,形成一层耐用的保护层,既耐磨损又耐腐蚀。
人工智能组件在修复过程中管理 150 个不同的参数,处理从初始损伤评估到最终质量控制的所有事项。带有线激光扫描的 CMOS 相机可捕捉磨损工具的表面几何形状,然后将其与原始规格进行比较以确定精确的涂层要求。
该项目汇集了多个组织的专业知识,包括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麦吉尔大学以及科技公司 Braintoy 和 BCT。“人类操作员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启动按钮,”弗劳恩霍夫 ILT 激光材料沉积部门的项目经理 Max Zimmermann 解释说。
该技术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包括保持碳化钨与钢的最佳比例,以及精确的温度控制,以防止碳化钨在 2900°C 的阈值下熔化。该系统的人工智能通过摄像头监控整个过程,检测并应对操作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
AI-SLAM 项目将于 2025 年 2 月 19 日在即将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预展上进行展示,软件演示将于 2025 年 3 月 31 日至 4 月 4 日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主会场 2 号展厅的弗劳恩霍夫展位上进行。
来源:fraunhofer.de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或删除(微信:18923725282 / 邮箱:454884888@qq.com)。